现代农业观光园旅游规划研究
一、现代农业观光园产生的背景 1、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居民对于自然的渴望日益曾强,假期、周末去乡下旅游度假的人群越来越多,现代农业观光园的诞生恰好呼应了人们的新型旅游需求与渴望。另外,城市化进程过快,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弊端,如环境的恶化,生态系统的破坏等。蓝天白云已经逐渐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灰蒙蒙的天空和越来越多的污染。这些污染给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也给国家经济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田园”般的生活越来越成为现代都市人的生活梦想,在这种大环境下,现代农业观光园应运而生。 2、居民收入的增加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国居民的人均收入有了大幅度提高,生活水平也越来越好。人均可支配收入日益增多。在物质生活充裕的同时,人们将更多地关注精神生活,而随之用于休闲娱乐的花费也将提高,旅游、度假、养生已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很平常的一部分。“回归大自然”的潮流在新的城镇工作人员群体中悄然兴起,这些都促进了现代农业观光园的建设和发展。 3、居民假期的增加 随着国家实行双休日,以及十一、中秋节、元旦及过年假期的增加,居民的工作时间与休闲时间的比例有了很打的调整,休闲娱乐时间的增加,使人们更有时间旅游、度假等。 4、 现代农业的发展 由于人类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结构的转变,世界农业生产在近几十年内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现代农业也在逐步的转变与进化,这与过去农民的艰辛、农村的破败、和农产品贸易地位低下的状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农业中现代科技含量的不断增加,农民综合素质逐年提高,使现代农业向多元化发展。观光农业就是现代农业衍生出的一个分支,其他的还有生物农业、生态农业、创汇农业、设施农业等等。观光农业作为绿色、健康、经济效益显著的农业种类现在己经成为农业的典范。 二、 现代农业观光园旅游规划的理论依据及理论支撑 1、 生态学与景观生态学理论 生态学: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生态规划(Exological Planning and Design Method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LL.麦克哈格(Ian Lennox Mcharg)在《设计结合自然》中这样写道:“利用生态学理论而制定的符合生态要求的土地利用规划称为生态规划。”在农业观光园规划时,如果能以生态学的理论进行合理分析,不但能满足土地使用的要求,也能满足现代人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 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是研究在一个相当大的区域内,由许多不同生态系统所组成的整体(即景观)的空间结构、相互作用、协调功能及动态变化的一门生态学新分支。景观在自然等级系统中一般认为是属于比生态系统高一级的层次。景观生态学以整个景观为研究对象,强调空间异质性的维持与发展,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大区域生物种群的保护与管理,环境资源的经营管理,以及人类对景观及其组分的影响。 景观生态学中,任何形式的农业活动,包括观光农业都必然落实在具体的地域空间上,构成各类农业景观,这种空间特征,是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方法于农业观光园规划和设计实践中的基本前提。同时,农业观光园规划和设计的最终成果也必然表现为空间格局合理的具体农业景观。特定区域农业观光的规划和设计,既包括具体农业观光园和观光项目的研究,也包括确定这些观光园区位的区域观光功能区划研究。农业观光还要求美化和保护环境,因而合理经营的农业观光园较常规农业园更加重视环境和自然保护,对促进区域生态平衡具有积极意义。 2、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论 现代农业观光园的规划设计不同于一般的农园,需要通过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念和手法,营造出不同于第一自然,而兼具第二自然和第三自然特点的特殊游赏、休闲空间。 (1)景观规划理论:景观规划就是一种合理使用和管理土地的活动,这种活动能保证人、植物、动物、及其生存所依赖的资源都有适宜的生境或存在的位置,就是协调人的利用与自然存在的关系。在农业观光园的选址、功能分区、交通规划等各规划环节中协调各种自然要素的关系,注重使用功能与生态伦理的结合。 (2)园林美学理论:将园林美学的一般原则和农业景观的自身特色相融合,为农业观光园创造优美的园林环境。 (3)行为学理论:研究不同的园林空间对游人的活动和心理产生的影响,以及游人对园林空间的需求与反馈。以此为指导为农业观光园创造积极的,充满活力的园林空间。 3、旅游学相关理论 (1)旅游心理学 旅游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应用学科,它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借助于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来研究旅游活动中人们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旅游心理学认为旅游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旅游活动的内部动因或动力旅游动机的产生和人类的其他行为动机一样,都来自人的需要。规划现代农业观光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人们来旅游。那么只有对旅游者的心理需求把握清楚,才能使设计建造的园区适合游人的的需要,满足他们的喜好,才能很好地为他们服务,从而受到游人的欢迎和赞赏。 (2)生态旅游理论 生态旅游这个名词出现不过20多年历史,然而却显示出旺盛的活力,形成蓬勃发展、内容丰富的旅游体系。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豪•谢贝洛斯•拉斯喀瑞(H.Ceballos-Lascurain)在1983年首次在文章中使用“生态旅游”这一概念。它不仅被用来表征所有的观光自然景物的旅游,而且强调被观光对象不应受到损害,是在持续管理的思想指导下开展的旅游活动。现代农业观光园是一种典型的生态旅游模式,具备生态旅游的各种形式,发展前景广阔。 (3)旅游美学 旅游美学是以旅游为研究对象学科,是美学的一个分支。旅游美学的研究对象,有三个方面,一是审美对象,即旅游者的观赏对象;审美主体,即作为观赏者的旅游者的什么心理;旅游中的诸多审美关系,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旅游美学要从旅游这一独特的角度来阐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艺术品以及园林、饮食等审美对象的审美特性和观赏品尝方法。在旅游事业中,包括农业观光旅游的活动中,都需要美学理论的指导。如果在现代农业观光园的营造中,不按照美的规律行事,那么要取得成功和发展是不可想象的,现代农业观光园旅游的经济效益,也有赖于它的审美效益。 三、目前我国农业观光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 1、数量多,效益低 近几年,观光农业在国内从南到北遍地开花,大家纷纷把观光农业看作是一条高效农业之路,然而观光农业开展几年以来,经营成功的例子比较少。据有关报道,浙江省大多数的观光农业园都处于惨淡经营的困境。另有数据调查显示,我国有90%以上的观光农业园区亏损。 2、 项目结构过于简单,特色不鲜明 全国的观光农业园中,观光果园、垂钓园、观光林场开发比较多,设计的一些旅游活动大多雷同,集中于观光、采摘、垂钓等活动。旅游项目缺乏特色,失去吸引力。更有的园区由于决策偏差、投资不到位等等原因,使得设计的项目既达不到高科技带来的先进、科学、令人叹为观止的效果,又破坏了田园应有的恬静、质朴、悠然自得的风光,造成了雅不雅、俗不俗的尴尬局面。 3、重复建设,功能雷同 多数观光农业项目都是农民自发、盲目地发展起来的,他们仅仅看到本村、本乡的范围,而看不到全县、全市甚至更大的区域,许多项目都缺乏科学的规划和市场调查,因此,就出现了区域内观光农业项目重复建设、功能雷同的问题,造成项目间的恶性竞争。 4、季节性强,旅游观光旺季短 由于农业具有季节性的特点,观光农业也具有非常鲜明的季节性,这是观光农业与其它景区景点尤其与其它人文景点相比最明显的区别。象采摘节、赏花节前后仅持续十几天甚至几天的时间,这就造成了旅游旺季特别短,游客的数量比较少,旅游收入也就相应减少。因此,如何延长观光时间、随着季节的变换进行项目的变换是观光农业研究的重要问题。 5、 建设水平比较低,缺乏精品工程 多数观光农业项目都是乡村集体或农民个体出资建设,因而普遍存在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整体建设水平比较低,旅游环境较差,卫生条件达不到标准,管理人员素质较低,急功近利思想严重,存在“蒙客”、“宰客”以及“脏、乱、差”现象,导致游客来了一次就不想再来第二次,重游率低,甚至出现游客投诉现象,给景区带来负面影响,观光旅游项目生命力不强,最终在投入与效益的差距中无法生存。 四、以《牡丹江宁安现代农业观光园旅游规划》为例的现代农业观光园旅游规划理论实践 1 现状特征 1.1 农场产业发展现状 宁安农场现代农业观光园拥有耕地66平方公里,林地59平方公里。主要支柱产业有北大荒种业集团宁安有限公司、东部韩农(黑龙江)化工有限公司、黑龙江镜泊湖瑞图建材有限公司。宁安农场现代农业观光园采取小城镇带动战略,“花园式农场”的建设框架已经形成,场区和管理区规划有序,生态园林建设全面展开。 2006年,宁安农场现代农业观光园国内生产总值实现14380万元,同比增长17.5%。其中, 第一产业8480万元,同比增长14%;第二产业1950万元,同比增长20.2%;第三产业3950万元,同比增长24.1%。非国有经济增加值7800万元,同比增长15.6%。人均纯收入预计7150元,同比增长14.2%。预计实现利润80万元。 1.2 现有产品和项目 工业产品:有生物农药、复合肥、新型火山岩建筑材料、锅炉、啤酒、矿泉水、大麦芽、富硒面粉、豆油、大米等。 农产品:有玉米、大豆、水稻、小麦、大麦、西瓜、香瓜、圆葱、甜葫芦等;林产品有金红果、黑木耳、蘑菇、蕨菜、人参、五味子、刺五加等。播种面积10.8万亩。高效作物种植突破原耕地条件的限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两个基地”,即“玉米制种基地”和“经济作物出口基地”,使全场“种子+经济作物”种植结构。 畜产品:有鹿茸及相关鹿产品、生态鸡、生态猪等。 表3:2006年宁安农场现代农业观光园畜产品统计
1.3 小城镇建设 宁安农场现代农业观光园通过实施小城镇带动战略,“花园式农场”的建设框架已经形成,场区和管理区规划有序,生态园林建设全面展开。2006年,场部和二管区住宅区各自新修2条水泥路,总长l 41 2延长米,面积7690平方米;“垦一文化广场”投入1 50万元进行了改建,新增大舞台、凉亭、装饰灯、建身器材等;一管区投入73万元,新建办公室259平方米,改建活动室1 94平方米,新建了门球场和篮球场;二管区新建了公园,安装雕塑小品3组,新建凉亭2个,改修凉亭1个;场部拆迁平房2800平方米,新开发建设住宅楼3栋99户,面积1万平方米;二管区、三管区共拆除泥草房74户4970平方米,新建住房28户21 62平方米。 2 目标定位与发展思路 2.1 总体定位 镜泊湖旅游服务基地 黑龙江省旅游小城镇(以农业为主题) 中国农恳旅游示范区 宁安农场现代农业观光园: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样板 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试验田 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典范 2.2 主题定位 “花园农场•旅游小镇”
——宁安农垦新城 3规划方案 3.1 规划思路 依托优美的乡野风景、舒适宜人的青新气候、环保生态的绿色空间,在现有农场建设、农垦文化的基础上,以绿色、生态、自然的农业为载体,为游客以及周边城市居民提供度假、观光、休闲等功能,利用现代化的农业设施和先进技术,在进行农业先进科学设施和技术示范的同时满足游客回归自然、享受宁静安逸田园生活的需求。 山水造地势 在农业园规划的平面图上,场地西北、东北两侧为两座人工堆积的假山,南侧是一条人工挖掘的狭长水面,用来改造场地地势平淡的局限,同时在两处小山上做好植被绿化,种植的果树成为农业园天然的防护林。 外围设林带 外景观林带为农业园外围的复层式种植林带。外景观林带的功能是使内外能够有隔离,但隔而不断,通过疏密有致的种植,使农业园内部形成相对独立的空间,人与外部其他区块仍然形成联系,体现“透而不漏,藏而不掩”的园林设计手法。外景观林带的设置自身也是一道亮丽的景观。 主干道避线 考虑到游客的视觉景观效果和高压线安全距离,园内的主干道避开中轴线,进入农业园后就利用环形的交通广场对游客进行了合理的分流,同时将游客的视线进行引导,避开高压线。非农业用地沿主干道分布在整个园内,整个园区的重心还是在农业用地的部分。整个园区将形成果林环抱核心服务区域的绿地围合式生态格局。 3.4.4景观化布点 区别于传统农业园的规则布局,该方案对园内道路、温室大棚、垃圾桶、路标、路灯等都充分的进行了景观化的处理,将体现田园文化内涵的元素注入景观点设计之中,实现景观点设计与自然生态环境相互协调,形成内外环境的相互交融。让农业园内一条道路、一个温室大棚、一个垃圾桶、一个路标、一盏灯,都能够以自身就成为独特的风景线。园内局部分区内则仍采用规则式、符号式或自然式园景设计的布局手段,以体现观光农业的艺术灵动性和现代休闲文化的时尚性。 大棚多功能 运用水培、沙培、砾培等不同方法,常年种植多种瓜果、花卉及蔬菜,尤其是经济附加值高的作物,充分的体现出高科技农业无污染、无公害、周期性短、反季节性种植等优点。这样使农业园里,一年四季繁花似锦、瓜果飘香。 不同功能区内温室大棚种植不同农作物,并设立不同的开放程度。在位于主干道外围设立专门的展示区,这些生产区能全面长期开放,设有观赏型农田、瓜果、花卉苗圃等。一些田园种植区中有些项目只能局部或定期开放,甚至全封闭生产,产品用于供应园内餐饮以及向游人出售。 3.2功能分区 整个农业园分为六个区,分别为:入口服务区、农业展示区、田园种植区、滨水娱乐区、花卉展售区。 3.3分区设计 入口服务区 农业园主入口位于园区东侧,主入口与宁安农场旅游第一期道路相连接,南侧设有停车场。在交通组织上,通过主入口处的环形交通广场对进入农业园的游客进行有效分流的同时,自然地将游客的视线引向两侧,形成高压通廊。 入口服务区的主要功能均集中在农业园东侧的主入口处。入口服务区是管理人员办公、生活的地方,是为生态农业园经营管理而设置的内部专用地区,此区内包括管理、经营、咨询、会议、停车场等,与园区外主干道有方便的联系,以便于运输和消防。 农业展示区 农业展示区展示的内容包括特色作物展示和农耕科普展示两部分。 特色作物展示 特色作物展示区位于农业园内东北部主道路内侧为园区管理室和一栋灌溉控制室,主道路外侧是四块相邻的露天区,各个区之间由小路自然的分隔,主要用于各种特色农作物景观的展示。同时考虑使萝卜、青菜等农作物除了供人类食用的用途之外,成为园林造景材料,用来营造别有情趣的园林景观,给刚进入农业园的游客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力。 农耕科普展示 农耕科普展示区位于农业园南部,沿主路外侧分布,分为两处船型的不同主题的展厅。例如,重点介绍传统农业耕作方式及传统的农业生产工具、图片的传统农业展览厅;近代、当代农业生产、生活用具的现代农业展览厅;播种机械、地膜覆盖机等现代农业机械展览厅;农林生物工程、节水灌溉、无土栽培、信息网络等先进实用技术现场演示、图片讲解的农业现代技术展览厅以及农业标准化作业过程演示展览厅等,作为北大荒农业发展的历史见证,充分体现我国劳动人民的心血和智慧,也进一步说明科教兴农、科教兴国的重要性。 农耕科普展示区内四栋建筑为园区的灌溉控制室。 作物直销区 农业园北侧主干道两侧的大棚作为作物的直销区。这些温室大棚是向游人开放的,是游人游览观赏的对象,内仅布置具有代表性的作物生产场地,安排专人讲解、示范,游人还可动手参加生产栽培、体验劳动的辛勤与丰收的喜悦,使游人走进自然、接触农业、认识作物,并获得相关的农业知识。与此同时,此区沿街大棚内的作物游客在此处即可以直接进行购买。 作物直销区内的一栋建筑为灌溉控制室,两侧都做了大地艺术景观处理,种植了不同层次的植被,对刚刚进入景区的游客视线做了遮挡。 田园种植区 农业园内二级道路围合而成的梯形区域为农业园的田园种植区,此区域内只能局部或定期开放,甚至全封闭生产,产品用于供应园内餐饮以及向游人出售,游客可到此区域内散步。田园种植区内部由小路进行了自然的分隔,每一条林荫路上炮仗花、金银花、紫藤、西蕃莲等不同的藤类植物爬的满架都是,形成自然的绿色生态廊道,芳香四溢,行走其间,令人心旷神怡。 滨水游乐区 为了满足游客休闲的需要,在园区南侧邻近水面的区域规划出休闲配套区。水面中间狭长,两端相对开阔,内容包括观赏、餐饮、垂钓、烧烤等。 园内东侧的开阔水面作为垂钓区,放养鱼类,供游人垂钓,并设有各种垂钓设施及休息场所;西侧的开阔水面作为观赏池(例如荷花池),可作为农业园东南侧入口处的景观节点;中部狭长的水面可做一些滨水活动,也可进行烧烤、野炊,空地上分布着一些景观式的大棚。滨水游乐区内四处建筑自西向东依次为一栋育秧室、一栋组织培养室和两栋灌溉控制室。 花卉展售区 在农业园南侧、北侧两座假山之间的区域设立花卉展售区,农业园南侧为大型的连栋自控温室,采用先进的灌溉系统,主要种植优良的花卉品种,北侧中部园内道路外侧主要进行花卉以及盆景的展示和销售。东北侧假山旁边的两栋建筑分别是设施先进的育秧室和主要进行花种苗的组织培养室。 蔬菜采摘区 蔬菜采摘区内,包括特种蔬菜的暖棚区、冷棚区和展示区内,以种植特菜和高科技示范为目的,通过立柱式栽培、墙体栽培、管道式栽培等多种栽培方式,采用岩棉、草炭等基质种植了自多个国家和地区引进的多种名特优新品种蔬菜。如:七彩甜椒、樱桃番茄、观赏葫芦、观赏南瓜等特果特菜,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同时也是餐桌上的佳品。 果树采摘区 在果树采摘区内,有苹果、樱桃、李、桃、杏、银杏等。在果园的管理中,游客在缴纳了一定的费用后,可以实行果树认养,平时认养人也可在园内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带领小孩参与果树施肥、修剪、疏花、套袋等农技工作;也可对不认养果树的游客,出售采摘卡。 瓜果采摘区 在瓜果采摘区内,游客还可以采摘各种新鲜的绿色无公害的水果。区别于果树采摘区,该区域内集中建设了一些连栋的温室,其内种植了各种引自多个国家的优秀品种的水果。例如,在绿色的草莓园里,种植着许多国家优秀的草莓品种。游客在2月至5月期间可以采摘鲜食草莓。 绿色长廊区 600米的绿色半圆形葡萄长廊枝叶繁茂,绿色藤叶间,缀满许多国家优秀品种的葡萄,如美国红提,日本的美人指、粉红亚都蜜,罗马尼亚的维多利亚、奥古斯特等。每年的5月底至国庆节,游客都可以来体验亲手采摘一串串美味葡萄的乐趣。 [编辑:农业观光园设计公司] [返回顶部] |